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

英語

轉載:普通話教學的迷思

以上是一篇回應曾淵滄早前講普通話教學的文章, 寫得一針見血, 以下是一些十分精彩的節錄:

對於愛國愛港的紅色親中權貴來說,無論港人用什麼語言教學,對他們都是沒所謂,權貴富商子女都是遠赴海外英美加等地接受教育,當然是學英文,要香港推行母語教學只是他們借港人來抬高自己的愛國投誠,全香港的家長和學生都是棋子

十分同意, 香港的沒落就是拜這群投誠的人所賜, 為一己私慾, 害盡香港下一代.

港人學習英文成效參差,很大程度上是港人那種挑剔性格拖累,小孩子說句英文,老師第一反應不是贊揚,而是挑剔學生那一粒字那一粒文法那一個發音不正確,孩子說英文如同受難,學英文變成一種心理障礙,怕說錯了寫錯了丁點,老師又要扣分見家長甚至留級,不少香港學校的老師很具有中國人小家的德性,喜歡挑剔學生來抬高自己,認為身為老師就是人上人,怕學生做對了事會自鳴得意,又是中國人那句「唔想你咁得戚」的觀念,學生要學好英文,真要加倍努力。

中國人傳統中的醜陋面在此表露無遺.

老實講,連國內高幹子弟也去外國浸鹹水,足以反映中國本身已很重視英語,香港號稱國際都會,要國際化必先有良好英文能力,而不是國語,這個概念要搞清楚。 如果香港人不重視英語,只認為回歸後「有祖國阿爺射住無有怕」,這是大錯特錯,香港人英文差國語好,便會令香港真的成為「中國的一個小小小城市」了。

國際都會早已不存在了, 但遲些在中國土地上會再出現的, 不過在上海.

比較董建華與曾蔭權, 愈來愈多人開始認同董建華比較好, 始終他也曾為香港著想過, 但母語教學實在是他在任期間的至劣績, 因這決定他勢成香港的千古罪人.

外國經驗如何? 挪威這個國家-人少-地大-錢多, 自給自足, 不需外國投資, 但他們仍然十分重視英語, 大部份國民也能說流利英語, 近年來也需要曾以挪威語寫論文的學者轉用英語, 何解? 因為全世界的頂級學術交流都是用英語的, 想跟世界與時並進, 英語不能忽視.

其實今天學好英語比20年前容易得多, 以前學讀音只能靠老師或學音標(當然希望老師不會讀錯), 今天連上網也可找到發聲辭典, 現在有DVD, 可自行加上或除去中英字幕, 還有一些用skype的網上英語堂, 可直接與外國人以英語溝通, 學不好還可以怪誰?

那些母語教學支持者常說母語增加學習興趣, 但除非大學讀中文, 英文始終不可避, 與其要面對, 何不鼓勵及幫助學生及早去克服? 香港人的故有老毛病就是走精面, 以最少努力換最大好處, 此等思想要不得之極, 成就從來就是要付出的. 一分耕耘, 一分收獲, 這才是應有的態度.

2 則留言:

  1. "香港人的故有老毛病就是走精面, 以最少努力換最大好處, 此等思想要不得之極, 成就從來就是要付出的. 一分耕耘, 一分收獲, 這才是應有的態度. " - 應該送送給所有人。 By the way, 你說的千古罪人,中大還頒個榮譽博士給他,是你有問題,還是中大有問題﹖香港教育都係教人"擦鞋",學生想好幾難啦。香港就快變成恐怖都巿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不只中大了,科大也有頒,香港的大學縱然世界名列前矛又如何? 許多學者的風骨蕩然無存,當年北京大學的蔡元培,胡適等泉下有知,都只能長嘆吧!

    回覆刪除